“双高计划”院校产教融合建设成效评价研究

发布者:zkb发布时间:2023-06-21浏览次数:10

一、研究结论

基于网络DEA模型评价我国双高计划院校产教融合建设成效,得出如下结论:

1.“双高计划院校产教融合发展处于中等水平,院校间存在一定的分化现象

47双高计划院校产教融合资源建设阶段、成果产出阶段和整体运行效率数值的分析可以看出,各院校产教融合发展均处于中等水平。从院校层面的效率值来看,虽都为双高建设院校,但仍有部分院校产教融合发展处于较低水平。这印证了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的我国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参差不齐,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仍有大幅度提升的空间。从两阶段效率值分析,案例院校大部分院校成果产出阶段运行效果良好,成效显著。但仍有部分院校处于较低水平,有的院校甚至因该年无经济效益产出以致效率值为0,表明院校间产教融合发展存在一定的分化现象。

2.大部分院校较为注重成果产出阶段的运行,产教融合两阶段未能实现有效衔接

在产教融合运行过程中,多数院校之所以较为注重成果产出阶段,主要原因在于成果产出阶段直接产出经济效益,符合现行评价体系的结果导向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取向,因而大部分院校更为重视成果产出阶段的运行。由于人才培养前期投入的合作成本较高,且短期效益低,很多企业不愿参与,造成院校忽视了资源建设阶段的基础作用。同时,在产教融合过程中,组织间沟通不畅,院校对市场认识不清,企业对院校办学不够了解,使得产教不同组织在信息、资源、人员等要素的融合度不足,导致产教融合两阶段未能实现有效衔接。

3.多数院校产教融合因纯技术效率偏低导致综合效率偏低,但仍有少数院校因资源投入不足导致综合效率偏低

通过回归分析可知,纯技术效率偏低是多数院校综合效率偏低的主导因素,表明大多数院校综合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产教融合运行管理不当、资源配置不合理。由于松散的组织运行模式,产教融合管理存在问题,使得教学实训设备、实习实训基地利用率不足,教师难以实质性地参与企业挂职锻炼,人、财、物等资源配置能力弱,投入的资源未能有效转化为产出,导致成果产出不足。从投影分析结果可知,教学实训设备、校内外实训基地和企业提供的设备均存在冗余,说明“双高计划”总体投入较好,但在产教融合过程中管理不当,资源利用率不高,最终导致技术服务到款和经济效益产出不足。对于少数资源投入不足的院校来说,由于区域经济不发达,产业发展水平落后,资金投入不足,人才流失严重,导致资源投入达不到最佳运行状态,影响产教融合综合效率。

4.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的综合效率依次递减,双高计划院校产教融合存在明显的区域发展特征

由于不同的区域发展特征,“双高计划”院校产教融合也呈现出不同的效率差距。院校产教融合效率的区域差异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管理水平密切相关。东部地区经济发达,高新科技力量汇集,在四个地区中纯技术效率和综合效率最高。由于近几年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对口支援,西部和中部地区发展迅速,正努力追赶东部地区。而作为国家的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更新缓慢,虽然在四个区域中规模效率最高,但由于纯技术效率较低,导致综合效率偏低,说明依靠规模取胜的东北地区已无法适应当前技术经济发展要求,与其他三个地区差距拉大。所以,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力量不平衡,不同区域的资金投入、资源管理和技术支持等存在显著差距,导致不同区域院校产教融合发展不协调。

二、研究建议

1.以联盟治理强化阶段衔接

在产教融合组织运行中,系统化的联盟治理体系能够增进多种异构组织共同参与决策,通过构建共同愿景加强组织紧密联系,加之现代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多主体联盟治理体系的构建创造了更广阔的平台。通过运用区块链等数字化信息技术搭建去中心化的产教融合平等协作和资源共享平台,制定清晰的联盟治理协议,明确各方的职责和利益,并适当融入强制性措施,形成产教融合各主体权责分明、平等合作的联盟治理体系,打破组织融合壁垒,畅通沟通渠道,促进校企合作双方在设备、知识、技术等方面共建共享。在联盟治理机制上,通过混合所有制形式,以政策优惠和政策帮扶激励企业参与合作办学,以校办产业为着力点,建立校企联动协同机制,以此支撑起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推动校企人员双向流动,双方协商劳动力需求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格,增强企业在产教融合前期资源建设的参与度,促进产教融合两阶段运行协同对接。

2.以技术创新推动过程管理精细化

虽然加大资源投入能产生更多收益,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产教融合效率,但落后的技术水平、不健全的管理模式是影响“双高计划”院校产教融合运行效率的主导因素。对于部分因资源投入不足的院校,应积极拓展资源获取渠道,通过技术创新吸引政府、企业相关主体的投资建设,加大资源投入的同时努力提升管理水平。但对于大部分院校而言,应创新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充分提高校企双方在技术交流、产品研发等方面的积极性,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科学管理,加强人才培养在组合式生产和灵活生产的融入,提高企业投入设备的共享率,拓宽技术服务范围,提高产教融合经济效益。健全管理制度,制定相关管理条例,保证教学实训设备轮流对各系各专业学生开放,提高资源利用率。创新管理模式,形成人才培养、专业群建设、教学实践、师资培训、实训基地建设、社会服务等紧密融合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提升资源配置效益,增强产教融合成果产出能力。

3.以创新东西协作模式促进区域协调

产教融合是促进区域教育扶贫与产业转移的载体和引擎,应继续推进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计划,完善扶贫协作机制,加强产教融合在职业教育扶贫整个过程的融入贯穿。以往的教育扶贫是通过经济发达地区向贫困地区扩大招生规模,并在学生毕业后帮助学生就地就业,这种模式主要在于帮助家庭个人脱贫,对于贫困地区却容易造成人才流失,不利于贫困地区长期发展。应转变传统扶贫模式,以产教融合为着力点,构建交叉联动精准帮扶机制,推进职业教育省际协作,鼓励东中部发达地区学生到西部和东北贫困地区实习实训,定期安排教师与企业人员跨区域交流合作,制定专项政策支持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利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区域特色、资源优势和空间环境进行异地办学与产业转移,实现异地院校与产业之间深入合作。通过异地就业、异地培训和产业转移等方式,将东中部地区的技术资源、管理经验等带到西部和东北地区,实现职业教育资源跨区域调配,留住地方人才,调整当地产业形态和专业结构,促进贫困地区职业教育与外部产业企业耦合对接,实现区域院校产教融合协同发展。

4.以动态评价机制激励产教融合效率提升

动态评价能在产教融合运行过程中及时监测系统内部各主体的参与度、阶段衔接融合度及总体运行水平,通过及时调整产教融合系统内部各资源要素的组合及运行效果,引导院校产教融合向高效率、高质量发展。当前,为保障“双高计划”有力落实,国家制定了相关绩效管理办法,对“双高计划”院校进行目标及过程评价。各省级政府应结合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情况以及产教融合系统运行特征,将企业纳入区域绩效目标的责任主体,以评价结果作为税收减免、财政支持的依据,充分激发产业企业参与“双高计划”建设。院校应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和产教融合系统的特殊性,进一步细化产教融合评价框架,建立过程与结果并重的产教融合动态评价机制,以动态评价促进动态管理,及时进行方向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效率。通过评价约束力推进校企双方实时沟通,共同促进产教融合效率提升。

作者:许艳丽/蔡璇,天津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节选自《现代教育管理》2023年第2